深化数值预报应用,助力社会服务现代化——富景天策参加数值预报大会并分享应用实践

2025年5月7日-9日,由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学会地球系统数值预报委员会和江苏省气象局联合承办,苏州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天气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办的“数值预报应用大会”在苏州成功举办。江苏省气象局唐红昇副局长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发表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中国科学院院士穆穆,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学顺、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主任龚建东,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产品方向首席王勇、国防科技大学费建芳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代刊、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产品方向首席王勇分阶段主持了会议。
图片
本次大会旨在推动数值模式产品和后处理产品在气象预报服务、社会经济、能源交通、安全生产等方面支撑能力的提升。张人禾院士、张小曳院士、穆穆院士在会上分别作了题为《Combined Influences of Atmospheric Precursors on Western Antarctic Sea Ice and Its Record Low in Feb 2023》、《化学-天气数值预报及耦合同化再分析系统服务国家资源气象发展》、《AI气象大模型时代天气-气候可预报性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的重磅报告。
图片
张人禾院士作报告
图片
张小曳院士作报告
图片
穆穆院士作报告
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主持的“数值预报发展应用”圆桌对话环节,多位专家与与会人员互动交流,为大会增添了生动活泼的色彩。
图片
本次大会还设有AI 技术在数值预报产品中的应用、预警及服务保障(城市内涝、泥石流、森林火灾等)开发技术、灾害影响和风险防范、农业生产及城市规划的产品开发应用、水文、大气环境产品开发应用、新能源产品开发技术、大交通(航空、远洋导航、公铁运)保障产品应用等六大主题。每个主题均设立分会场,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从业人员进行报告交流。在富景天策总经理张勇担任联合主持人的“灾害影响和风险防范、农业生产及城市规划的产品开发应用”分会场,富景天策副总经理高宏斌受邀作了题为《数值预报的场景化应用实践》的特邀报告。报告着重分析了数值预报及其衍生产品在农业、水利、防汛、交通、政府决策、公共服务等各个场景中的应用案例,对数值预报的场景模式和预报思路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高宏斌副总经理强调,数值预报及其衍生品面向具体服务的深度开发和应用,事关气象服务价值提升,事关国计民生。富景天策在产品的开发与服务中,持续专注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建立最终用户最终场景的预报服务模式并适配灵敏高效的场景化嵌入式在线智慧气象服务平台,为众多最终用户带来良好的应用效果和使用体验。高总最后指出,在未来的数值预报服务应用中要重点关注小尺度、长时序的模式预报准确率的提升,从服务的角度出发,不断抓住需求核心,适应场景需要,不断进步,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图片
张勇总经理主持分会场
图片
高宏斌副总经理作特邀报告


图片
数值预报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数值计算,从而对未来天气变化做出预测的方法,是气象科技的“核心芯片”,是气象预报预警最重要的基础。本次数值预报大会,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值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的提升,是集数值预报科研开发、业务应用、服务应用于一体的一次专业盛会。


分享 :